《城中之城》热播之后,“苏见仁”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角色,扮演者冯嘉怡这个50多岁的老男人,从去年到今年不知迷倒了多少人。
“苏见仁”是一个极具喜剧色彩的角色,冯嘉怡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,还有幽默的台词语调,成功塑造了一个恋爱脑的银行高管形象。
访谈中,冯嘉怡表示,自己真实的性格并不外向,也不活泼浮夸,但他在剧中的表演却十分自然生动,甚至成为整部剧的笑点担当。
50多岁的人了,如果把握不好尺度,会让观众看得油腻,但他没有,更多的是可爱,既搞笑又不让人反感。
这个角色其实挺难,喜剧表演,如果太收敛会显得平淡,太夸张又让人觉得油腻做作,冯嘉怡很好地平衡了这些问题。
……
演员与自己诠释的人物,很多都是八竿子打不着,完全不一样的状态。
黄觉出演《藏海传》中的平津侯时,说一开机,必须把状态和情绪从0调整到百分之九十几,他平时是挺虚弱的一个人。
演绎气场强的人,对他来说,绝对是个挑战。
展开剩余56%观众看到的,全剧平津侯气场最强,走路都带风,哪里来的虚弱?这就是演技。
作为演员,必须具备“开机即切换状态”的专业能力,这种能够“瞬间进入”的能力正是表演艺术的精髓。
“表演”可以理解为一种精准的触发机制,自如切换,是专业的体现,与什么性格的人无关,明明不是外向性格,却能演活外向角色,恰恰说明了演员的演技过硬。
表演本质上是一门手艺,好演员往往擅长构建角色人格。
他们的表演看似轻松,实则是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。
我们发现,有的演员演什么都是他自己,永远一个样子,那么,他一定不是合格的演员。
反差即演技。
比如社恐的梁朝伟演了浪子,温和的张颂文演了黑帮,而沉稳少话的冯嘉怡演活了浮夸的苏见仁。
当观众惊呼:哇,这居然是演的。这就是可塑性,反差本身就是演技的勋章。
真正的好演员,不是在安全区复刻自己,而是在反差中撕裂自己。
(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)
发布于:山西省启远网-启远网官网-免费配资-配资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